在我们得知听损与近视的不同、也知道听损世界长如何,以及电子耳发展后的原理与困难后,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以听损而言,早期介入会特别重要。
听损(Hearing Loss)的种类
依照发生时间会分为先天与后天,程度简单则是轻度、中度、重度与极重度。 通常先天的可能因为种种发展上的因素,导致一开始轻中重度都有可能。
而如果是后天耗损所造成的(如耳机听太大声),有一部分是听损程度逐渐地严重,也有可能是不明原因突发性耳聋,可能是因为耳毒性药物、手术开刀或是职业伤害等,如工地人员、乐手或是平常听耳机习惯不佳导致。
依照听损程度的区分
若只是「轻度」或是「中度」的听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不容易被察觉到,甚至连自己或家人都不会发现。 主要因为日常生活的环境声音——电视声、喇叭声、捷运声或是交谈声音都「大致能听得见」,只要搭配一下口型和生活情境,就很容易被忽略有相关听损,只是偶而觉得自己听得不太清楚或是要比较「用力」去听。
也因为如此,「轻度」与「中度」听损者听到讯号较小声,通常透过助听器放大讯号,尚可如常生活;然而,「重度」与「极重度」则不然,他们无法再透过助听器得到帮助,主因是因为听损者的听毛细胞的受损已经导致声音解析度有限,再加上声学传递时,低频与高频的声音能量放大后会有失真。 因此就算助听器增益到最大声,帮助也有限。
对于配戴助听器的效益不佳时,经医师评估后可有另一项选择则是 —植入人工电子耳
电子耳是透过麦克风搜集外界声音讯号后,透过语言处理器转成电子信号直接刺激我们的耳蜗。 然而耳蜗是个极其细致的器官,要透过几个频道将完整的讯号编码解码传入大脑能收到的信息,是极其困难的,对他们来说,以往曾经美妙的音乐可能如今都变成了魔音穿脑。
听损及早介入的差异,早疗真的相对能更有效
听损的恶化
后天听损的发生,可能是很渐进式很缓慢地下降,以至于察觉不易,这和视觉有点不相同,我们看不清楚很快就会发现,小孩可能开始瞇瞇眼看黑板,成人开始把手机拿远或是字越放越大,自我察觉的速度很快。
但声音是逐渐消失变小,尤其一开始可能是树叶沙沙声、冷气运转声、小鸟叫的声音慢慢听不到,但听损者自身也不会马上察觉这些声音逐渐消失于日常以五分贝、五分贝的单位听力受损。
常见的征兆,如果还是学生,会慢慢听不清老师说什么,成人的话,则可能会观察到爸妈电视开越大声、讲两三句才听到、讲话越来越大声等等。 如果没特别留意,等到真的有发现或是被发现,很有可能已经过了3–5年了,原本的轻度都可能发展为中度或极重度了。 早点发现的话,早点介入,能让症状不要那么严重之外,也像上图表示的,越早发现越早介入,后续所产生的教育成本、社会成本、医疗成本都会比较低。
上图就是比较,在没有介入、早期介入和延后介入,三种情况下,所耗费资金与效益的图,明显可以看到,虽然没介入完全不用钱,但也最没效益,而早期介入的效益对应大很多。
也因此,「及早发现、及早介入」是协助听损这种会「持续恶化」的状况上,介入、疗愈的大原则。
听损的介入
「早期介入」这一原则,在先天又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孩童,许多研究发现,过了黄金期才治疗,对应会多35%的支出在教育上(也有10%与100%的数据)[02],还不算入学习效率以及同侪互动程度等。
此外,研究也证实,对于正在学习语言的孩童,早期植入可以帮助他们大脑的发展。 包括学习语言的表征,大脑解码语言的能力,以及整体的塑造力等[03]。
而先天的听损要发现,对应会很需要新生儿听力普筛。 台湾是2007年后新生儿普筛,早期介入、早期疗育,帮助了很多的听损儿,而在2017年更是将电子耳纳入健保,让原本对应高昂的介入变得可以负担。
补充: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
对应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相关需求,如果是先天的大部分医院都有管道通报,其他就是偶尔可以做相关检查。 且尽量一发现就尽早介入,不要因为一时不察省小地方,而在大地方上破了口。
至于在平常互动中,如果身边有听损的朋友,就如同上一篇写到的,这些辅具都并不完美,这些听损者在对话时需要我们多用一点心。 包括找安静的环境、尽量露出口型等。 但也不要过度怜恴,试着跟对方对话、沟通,找到彼此觉得舒服的相处模式,会是对双方都较好的方向。
引用数据 :
[01]: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early versus delayed management of hearing loss
[02]: What Contribution Did Economic Evidence Make to the Adoption of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03]: Neuronal Development of Hearing and Language: Cochlear Implants and Critical Periods
[04]: Cost-effective analysis of un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ation under the Taiwan national healthcare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