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获得国家卫生与护理研究所(NIHR)资助,用于开发一种安全的内耳药物输送机器人原型。
听力损失是全球导致生活年限失能的第三大原因。在英国,每六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受到听力损失的影响。全球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50年,全球约有25亿人将受到听力损失的影响,其中超过7亿人需要听力康复。
尽管如此,目前治疗听力损失的选择仍然有限。虽然直接药物输送到内耳对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SNHL)有一定疗效,但这一程序需要经过训练的耳鼻喉科(ENT)外科医生进行操作,这限制了治疗的时效性和广泛使用。
逐渐加重的听力损失通常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来管理。一些有前景的新治疗方法,如针对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正逐步展开,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内耳药物输送的挑战。
软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治疗带来新突破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获得了国家卫生与护理研究所(NIHR)创新发明(i4i)产品开发奖,用于开发下一代可操作气囊内窥镜,以用于治疗听力损失的药物输送。这些新型内窥镜结合了软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用户能够执行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手术程序。
这一研究由伦敦国王学院的卢卡斯·林德罗思博士(Dr. Lukas Lindenroth)和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的尼什查·梅塔先生(Mr. Nishchay Mehta)共同领导,标志着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医院和伦敦大学学院之间持续合作的延续。
技术突破与创新奖项
该技术曾在汉姆林外科机器人挑战赛中获得创新奖项,林德罗思博士还获得了皇家工程学院企业家奖学金,支持其推动该技术商业化的路径。
此次研究将借助圣托马斯医用技术中心(St Thomas' MedTech Hub)的生态系统,不仅在活性植入物和外科手术器械(MAISI)洁净室设施的帮助下设计和制造设备,还将在外科和介入工程设施中的模拟手术室进行评估,借助3D打印患者模型、人类组织和健康志愿者进行实验。
迈向更为高效的内耳治疗
“推动这项研究并将我们的原型转化为医疗设备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旅程。我们的目标是让内耳疗法变得更加易于接触、更少侵入,并最终提高疗效,同时为可能帮助数百万患者的新治疗方法铺平道路。” 林德罗思博士表示,“我们非常感谢能获得这个机会。”